设计技术措施及技术要点
01
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设计
① 建筑布局
1) 负压隔离病房是由病室、患者独立卫生间、污物消毒室、缓冲间及医护人员通道组成的一个单元体。
2) 负压隔离病房的布局应采用双通道布置方式,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条件。病区内建立“三区二带二线”;三区:清洁区、半污染区、污染区;二带:在清洁区与半污染区、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建立两个缓冲带:二线:内走廊、外走廊,封闭式隔断界限分明[23]。
3) 根据需要负压隔离病房可分设1床间、2床间或多床间。
4) 负压隔离病房使用面积一般均为单人单间,面积不小于15m²,房间开间尺寸3.3米以上。区走廊宽度一般在2.4米以上,办公区域走廊宽度除满足消防疏散要求外一般不小于1.2米。
5) 负压隔离病房洁净装备工程层高不宜小于4.0米,室内吊顶高度不宜小于2.5米。
6) 负压隔离病房应设独立卫生间及污物清洗间。
7) 病房的门建议采用气密性自动门或气密性平开门;窗户采用气密封窗同时考虑紧急自然通风窗、走廊宽度等等均做出了相应规定。有压差梯度要求的房间必须安装压差计。
8) 每间负压隔离病房为一个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,配备中心供氧、压缩空气、吸引系统、监护及通讯设备、双门密闭机械互锁传递窗、紧急自然通风窗等;病室朝向走廊一侧安装密闭大玻璃窗,便于观察患者情况。
9) 缓冲间:为医护人员工作走廊到病室的通过间。缓冲间内设有感应式洗手设施、脚踏式污染防护用品收集器具及免接触手消毒器、风淋装置。缓冲间的双门为电子互锁门,开一道门进入缓冲间,只有在道门关闭后,才能打开另一道门。医护人员快速进入缓冲间后,随即关门,进行全身风淋。风淋后静待>1min使气流稳定,并使病房内带出的污染物与气味通过负压通风系统排除干净;脱卸防护用品,洗手、手消毒、离开。
10) 卫生间:内设坐便器、淋浴器、洗手池、扶手等设施,且有紧急呼叫装置。
缓冲间是负压隔离病房的重中之重
负压隔离病房的房间设置为负压就可以万事大吉。
点击 ☞
虽然负压隔离病房将负压两个字放在前面,但实际上,负压隔离病房的重点应放在隔离,而非负压上。这里的“隔离”不仅仅是隔离患者,更是隔离病房内的空气,而这种隔离就是通过缓冲间的设置实现的。
要说清这个问题,还必须解释一下房间静压差的问题。许钟麟等人的研究表明,房间内外的静压差达到3Pa以上时,通过门窗等缝隙的向内空气流速即可以基本杜绝房间内污染物外泄。因此一般负压隔离病房相对外界的静压差一般设计为负5-10Pa左右。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,这个压差是“静”压差。也就是在门窗关闭的条件下,经过一段时间(十几分钟)的空气平衡才能达到的一个理想状态,任何开启门窗的动作都会打破这个平衡,造成内外压力平衡甚至倒转,进而造成污染物的外泄。因此,有的人认为房间设置为负压就可以万事大吉,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